im电竞手机网页版

校长周语

高校供需不能错位

时间:2021-10-18     来源:     阅读0

  兴航周语/第34篇

(10月18日/星期一)


       当前,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不争的事实。究其原因,人才培养的供需错位是关键所在。社会需求在不断发展变化,但许多高校的人才培养仍然停留在传统模式之中,忽视了社会对应用型、技能型人才的实际需求,进而导致毕业生找不到工作、企业招不到对应人才的怪象频出。

       高校不能脱离社会需求,不能成为社会的孤岛,不能花巨资做无用功。这点从认识上似乎是一致的,但做起来又很难,我看一方面是观点问题,一方面是机制问题。很多大学沉醉于空泛的高雅排名,花去国家大量资金,争取和学生毫无相关的所谓名头,争取进入一本行列,培养了一大批无用的学术人才。而社会上需求的却是三本院校的应用型人才,可笑的是国家的资金又投不到这些院校,加大了完全不对等的供需结构矛盾。教育部门在旧摸式下年复一年,这就是大家所说的教育出了问题。希望教育部门领导能早日觉醒,希望高校的机制能早做调整。

       作为地方本科高校也不能等待,从良心上讲也能让学了四年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。很多高校消耗了学生的黄金岁月,学了一堆无用的知识,把考研率作为孤芳自赏的资本,就业率却放到一边,这不是一件悲哀的事情吗?因此高校必须要主动作为,要做有用功。高校首先要瞄准社会需求,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。应该以就业为导向,找准地方经济的增长点,紧贴市场、抓住需求,把满足社会需要与促进就业作为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,方能有效破解难题。一句话,高校要解决好供需矛盾的问题,要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。简单说就是按社会需求培养有用的人才。

       按需培养,就是要充分考虑到行业、企业和学生三个层面的不同需求,包括行业对人才的总体需求、不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差异需求、学生基于个人发展的个性需求。依据需求制订人才培养方案,定位明确,按需培养,供需匹配,有效产出。那么,高校又该如何按需培养有用的人才呢?我抛砖引玉提出几点思考意见:

       一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。作为地方高校,要立足自身发展,主动寻求相关政府部门的帮助支持、行业组织的指导评价、用人单位的参与融合,努力打通多主体共同参与的人培通道,加快探索不同专业校企、校地合作的新形式,构建多方参与联动的协同育人机制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,建立常态化的专业分析及调研制度,深入分析行业企业所需的知识、技能及素质要求,与行业、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,用行业、企业标准对接专业标准。

       二、改革教学内容、方法。教学内容上,要根据行业知识及能力要求的变化,及时调整课程设置,整合相关课程,更新教学内容和要求。教学方法上,必须改变以往的填鸭式和纯理论式教学,要在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、互动式教学、基于问题的教学、案例教学等方法的基础之上,进一步强调做中学、学中做;强调综合训练、模拟训练、创新训练等;突出实验、实训、实习环节。总之,要以有利于学生就业为出发点,培养学生想干、能干、会干、实干的真本领和动手能力。

       三、构建产教融合的育人机制。作为地方高校,要集中优势资源,以行业发展趋势为导向,努力建设一批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示范基地。围绕产业链引进行业企业相关的科研和生产基地,与行业企业共建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。同时,还可共建人才储备基地,通过以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为中心,组织中短期就业和人才预备培训、参与企业顶岗实习、向合作企业推荐毕业生等。总之,要努力构建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人才技能提升平台,将产教学用融合落到实处,才能真正改变供需矛盾。

       四、完善经费、制度保障。高校要加大对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相关项目建设的经费支持,建立与项目建设需求相适应的经费保障制度,优化调整经费支出结构,向试点专业在实施课程教改、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和“双师双能型”师资队伍结构调整等方面取得成效的,加大政策倾斜和经费支持,国家应加大这方面的投资导向支持。此外,还要完善校内相关评价制度,很多教学实践活动,就可采用企业为主、学校为辅的办法制定评价标准,与实际更为贴合,让学生所学内容和需求实现零距离。

       五、做好预测、预判前瞻。试想一下,未来五年、十年,社会和市场的人才需求是什么?如今的大学专业人才能否适应五年、十年后的市场需求?作为地方高校,不仅要着眼当前,还要把目光放长远,要跟随国家经济转型发展的政策变化,研究其中的人才供给趋势,切实掌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毕业生的实际需求,根据这些变化开设专业及课程,对培养计划进行及时调整。只有做好预测、预判,方能满足未来社会的人才需求。

       总而言之,高校唯有精准地按照用人单位的需要,培养出更多“产销对路”的应用人才,实现社会需求、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的良性互动,才能兴旺发展,否则就有被逐步淘汰的危险。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和广大教师来讲,必须要有一种紧迫感和使命感,加快改革步伐,贴近社会需要,勇于探索、大胆实践,努力办出属于自身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标本,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不错位,才能永立不败之地,永焕发展活力,永葆基业长青。


XML 地图